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

關於作物外觀

14657434_1210893162312723_1289147328235690059_n.jpg
果皮是不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呢?
最近較無壓力對其他非主要果樹進行修剪,因此常常在田間閒晃,四處摸摸,四處看看,結果觀察到柳丁果實的變化,果實表皮有紋路,彷彿是疤那樣;去問阿爸這是什麼樣的狀況,他說:「這是被強風吹,整顆樹搖阿搖,樹枝、果實間彼此碰撞與摩擦,導致這樣啦!應該是颱風的關係……
猛然地,想起我應該會認識這狀況,跟我在屏東上果樹班的時候,老師說明他田裡的芭樂樹被風吹,果實上都是刮痕的情形是一樣的。

想到這邊,再問阿爸:「那柳丁到成熟的時候,痕跡是不是還會在?這樣賣給行口,是不是會有問題?」,阿爸回說:「是呀,可能行口不大會收耶……或是只能便宜賣給他們……」坦白說,其實回答在意料之中,因為跟果樹班老師後續說芭樂後來的情況,以及所認知市場拍賣作物的外觀標準,是符合的。

外觀好壞,是人們購買的依據之一,作物本身會因為自己生理狀況,導致影響外觀;好比香蕉過熟的時候,表皮斑點變多、更黑那樣;或是被蚊蟲叮過、鑽過和細菌感染,以致表皮有潰爛的情形;像那樣市場就會篩選「完整」的蔬果賣出,長期灌輸消費者一個觀念──『「潔白無暇」的蔬果,是好的。』這觀念在台灣,甚至全世界,流傳數百年之久。

我呢,原本也是樣想法看待農作物,出現一點瑕疵,都認為這作物的等級變次等的,直到認識自然農法,在以這樣農法之下耕作認識一整年,閱讀生態、生物科學、植物生理……等相關科普書籍,聽專業知識背景的人士講解植物生長機制之後,對本習以為常的觀念,有重新再檢視的念頭。例如我家種的柳丁,它表皮會變這樣,是因為表皮受到傷害,自身產生防禦復原機制,盡量以很短的時間內修復傷口,但是會留下修復痕跡,而內在果肉就跟「完整」果實裡面,沒有任何區別。這就像人皮受傷較深入後會產生傷疤那樣!所以事實與認知,真的很不同,不能用理所當然的態度,看待任何事物,如同這柳丁皮傳達的訊息。植物是活生生的生命,就算是摘下來的果實,也是活的,大自然間的生命,都各有著獨到的生存策略,繁衍出子系,完成整個生命史,然後從頭開始,生生不息!

所以,現在會用不一樣的角度,看待每個作物它的外觀標準,「外表受損,內在完美」的觀念,檢查每個果實,自己會重新思考。當然,內部如果是「難以下嚥」的程度,仍會挑出,只是各位未來看到有著這樣外表的果實,送到您的手上,可不需太過於驚訝囉~

14721743_1210893185646054_7419856122250349300_n.jpg
柳丁被颱風吹過後,很多都有這樣傷痕

14724467_1212669782135061_2273235951427791748_n.jpg
橘子也有

14705849_1212669795468393_5752276705583781214_n.jpg
如同果樹班的時候一樣,庄園裡的芭樂也有這樣情形
果皮是不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